三国的龙脉在哪里,曹操为什么拱手相让?
核心提示:曹操身边著名谋臣司马懿和刘晔都主张以汉中为基地,乘胜进击巴蜀
一
汉中是两汉的兴王之地,而两汉是三国的源头。据说,中国的龙脉在秦岭,得汉中者得天下。汉中是天人感应的神圣位置,是华夏文化的正宗。汉高祖刘邦崛起汉中一统天下,对三国英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他们常以刘邦为榜样。
二
同时,汉中是三国名人的焦点,曾有过四次汇聚:一是、215年,曹魏精英进入汉中;二是、219年,魏蜀杰出人才荟萃汉中;三是227年至234年,以诸葛亮为首的蜀汉杰出人才驻扎汉中;四是263年秋,以钟会、姜维为首的魏蜀人才交锋于汉中。特别是诸葛亮驻汉中期间,木牛、流马、连弩等一系列科技发明,进一步提升了汉中的地位。
三
汉中地处关中、巴蜀、荆楚三大经济核心区之间,同时又是四川盆地的门户,两山夹一川的地形,使汉中形成了相对封闭、独立的王国。张鲁在汉中创立的五斗米道,不仅标志着中国道教的产生,而且开启了中华文化史上儒、佛、道三家竞雄的时代。
四
对汉中的争夺,曹魏捷足先登,蜀汉紧随其后,孙吴鞭长莫及。在曹操与袁绍争雄中原之时,曹操最害怕袁绍势力渗透到汉中,挤压曹操的生存空间。荀彧推荐钟繇镇抚关中,从而解除了后顾之忧,在官渡决战中击败袁绍。官渡之战后,曹操在战略上的失误是——未能乘胜进击关中,夺取汉中,仿效秦国灭楚的策略,对孙刘联军形成包抄之势,结果孤军深入,战败赤壁。
五
赤壁之战后,曹操意识到要构成对孙刘的威慑,必须夺取汉中。于是,他不顾年老体衰,亲率大军,荡平了关陇的马超、韩遂割据势力,击败了汉中的张鲁政权,占据汉水上游,曹操身边的谋臣司马懿和刘晔都主张以汉中为基地,乘胜进击巴蜀。此时的曹操已年过花甲,对夺取汉中,心有余而力不足,导致在损兵折将后,放弃汉中这一战略支点。其后果是加速了蜀汉政权的建立,造成此后曹魏长期被动防御的局面。曹操回到北方后不久即病逝。
六
刘备在三方势力中最弱小,但最终能够鼎足一方,关键是对汉中战略地位的清晰认识。诸葛亮在《隆中对策》中,明确了汉中在天下三分中的作用,即要刘备效法汉高祖刘邦,以巴蜀为基地,从汉中出兵,据秦川而虎视天下。
七
刘备与曹操一样,在取用汉中上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将主力留在汉中,利用汉水的水上交通,与荆州的关羽形成威胁曹魏、牵制东吴的东西互动之势,从而实现《隆中对策》的宏伟蓝图。而是匆忙将主力撒出汉中,回到成都,导致关羽不仅丢失荆州,而且东三郡也相继失守,两路出师北伐的战略成为泡影。总之,汉中归蜀,稳定了三分天下。汉中固若金汤,才保证了近半个世纪的三足鼎立。汉中失守后,唇亡齿寒,蜀灭吴亡。